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2
2018-2019学年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案2第2页

  第一课时

  (一)激发学习情趣,导入新课。

  1.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雅,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无独有偶,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话,都说明了"历史"对后世的厚重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部重要史书著作中的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多媒体显示以下关于《史记》的知识:

  《史记》诞生于中国空前强盛的西汉王朝,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体例严谨,脉络分明,全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成为后世历朝修史的范本,史学成就居"二十四史"之首。

  同时,《史记》还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传统。它记录历史事件完整准确,语言运用平易简洁,描绘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注重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注重在人物的对比反衬中塑造人物。 鲁迅先生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找出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通假字、活用词类、特殊句式。

  2.梳理课文情节,说说作者讲了哪几个故事,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教师明确: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

  教材节选的是第一部分,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描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能言善辩、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思想性格,以及廉颇粗犷坦荡、知错必改的可贵品质,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尽忠智、以国家之急为先的爱国精神。

  第二课时

  (三)梳理人物事迹,把握性格特点。

  1.学习"完璧归赵"部分:从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问题(1):课文中,蔺相如是怎样出场的?

  教师明确:蔺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左右为难、束手无策的矛盾中出场的。课文先写赵国君臣面临的"三难":秦王求璧,赵国君臣"予"则深恐上当,"勿予"则更恐秦国发难,这是两难;"求人"不得,这是第三难。正是这样层层铺垫,再通过缪贤荐才之举,方使蔺相如露面。露面也仅仅是侧面描写。

  而对蔺相如的正面出场的描写中,他的一番分析,有条有理,有根有据,更为人信服。

  问题(2):蔺相如出使秦国之后,围绕着和氏璧,与秦王展开了一场怎样斗智斗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教师明确:蔺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个回合的较量:

  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蔺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章台接见,美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诚意。蔺相如略施小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