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古代议论散文(课本同步)(必修3)
2011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古代议论散文(课本同步)(必修3)第1页

2011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议论散文

【单元解读】

一. 高考目标

  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单元复习

《寡人之于国也》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行文自然流畅,说理透辟,比喻鲜明,又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本文论述"保民而王"的观点非常透彻。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