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这为三民主义提供了经济、阶级基础。
生:《时局图》和《辛丑条约》签订等图片反映了列强的侵略加剧,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生:《威海卫战役》《戊戌政变》等图片让我们联想到历史上许多先进中国人在救国探索中屡屡碰壁: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没有真正实践;洋务派全面学习西方技术,掀起洋务运动,但因为不变制度,最终破产;维新派主张实行变法以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发动戊戌变法,最终在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下失败。但是,仁人志士仍在继续探索,这些探索为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提供经验和教训,是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原因。
生:邹容和《革命军》说明当时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成为革命的思想武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逐步成为中国先进思想的主流。
生:兴中会成立和革命宣言的提出说明孙中山为振兴中华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形成发展,并最终建立了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上孙中山明确阐发了三民主义。
师:我们在分析思想产生的背景时,要注意角度的多向性,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应该包括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政治原因、思想基础、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多方面。
生:另外本组还整理了孙中山的主要经历和相关事件,已张贴于教室。
师:同学们要在了解孙中山主要活动的基础上,将他的言论、思想与行为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把握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演变,才能深刻地理解三民主义伟大的历史意义。
二、三民主义的内涵、实践及历史地位
1.民族主义
生(第二小组):展示民族主义的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说:"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材料二 《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
材料三 《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中写道: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的实践活动:进行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以五色旗为国旗;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子的法令,《临时约法》中"国内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规定。
生:通过以上材料,我们认为民族主义的主要内涵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