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第七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第七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2) 拍照活动。

  演示:等会儿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拿出小手做好"照相机",正对小猴,蹲下,眼睛平视,"咔嚓",把小猴的样子拍下来。

  要求:请小朋友自己给小猴拍照,边拍边思考:我在小猴的哪一面,看到了小猴的什么?

  学生开始做拍照片活动,并思考拍到的应该是小猴的哪一面,想想什么样子。

  (3) 组织交流。

  ①1号同学,说一说你在小猴的哪一面,看到了小猴的什么?

  1号学生具体描述后,出示四张照片。

  请小朋友找找看,他说的是四张照片中的哪一张?

  ②3号同学,你在小猴的哪一面?你看到了小猴的什么?

  找找看,他看到的又是哪一张照片?

  ③4号同学,你在小猴的哪一面?能看到小猴的什么?

  看一看,这四张照片中哪张是他看到的?

  (4) 换位观察。

  小朋友,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小猴的一个面,想不想从其他三个位置观察小猴?

  下面我们按顺时针方向换位,1号到2号,2号到3号,3号到4号,4号到1号。换好位置,像刚才一样,正对着小猴,蹲下,平视观察,听明白了吗?

  ①开始还,观察好了吗?

  问:你看到的是四幅中的哪一幅图?在小组里指一指,说一说。

  ②第二次换,观察好了吗?现在你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图?

  ③第三次换,观察好了吗?现在你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图?

  ④回到原来的座位。

  刚才每个小朋友都从小猴的前后左右进行了观察。看,这张照片是在小猴的哪一面看到的?仔细观察,然后轻轻地站到那一边去。

  你们都站到了小猴的左边,为什么?

  想一想,如果站到小猴的右边去,你看到的小猴应该是怎样的?

  比较小结:看来,站在小猴的左面和右面观察,看到的小猴的样子正好是相反的。

  4. 例2连线题。

  5. 请小朋友看课本上,小青、小明、小玲和小梅4个同学同样的方法为一只小猴拍了照片,仔细观察他们所站的位置,想想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小朋友在书上连一连。

  交流:说一说,你先找谁拍的的照片,再找谁拍的照片,把小朋友和小猴连线时怎样想的?

  小结:连线时,我们可以先找小青看到的照片,他看到的是小猴的正面;再找小青对面的同学--小玲看到的照片,她在小猴的后面,看到的是小猴的背面。然后找小梅看到的照片,她正好在我们看图里小猴的位置上,看到的是小猴左边的样子;小明在小梅的对面,看到的图片和小梅看到的正好是相反的,也就是小猴右边的样子。所以不同位置看到的样子、形状不同。我们平时观察物体时,也要注意自己在什么位置看的,看到的是什么样子;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有什么变化和不同。

三、 巩固训练,内化新知

  1.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瞧,校园里停了一辆汽车,三个小朋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想一想,他们分别在汽车的哪一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哪位小朋友看到的?请在书上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