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阅读教材P44,思考:
蒙古葬俗平地深埋,无地面标志。此墓的形制与中原地区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文化内涵?
提示 不同:这一墓葬在地面上有考究的建筑,说明它受到汉族丧葬文化的影响,突破了蒙古传统的葬俗;另一方面,地面建筑具有蒙古建筑的特色,与汉族的墓葬建筑有所不同,说明它继承了蒙古葬俗文化特点。文化内涵:这一墓葬体现了蒙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阅读教材P45,思考:
请思考,如何评价忽必烈既改行汉法又维护蒙古贵族利益的做法?
提示 这种做法一方面肯定了先进的封建文明,另一方面又不损害蒙古贵族的利益,保持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
三、转变立国之本与改制的意义
1.转变立国之本
(1)制定国策
①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
②多次诏令保护土地。
a.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
b.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屯田,发展农业。
(2)完善机制
①在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
②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
③颁布"农桑之制",详细规定农业生产。
④编写《农桑辑要》等农书,指导生产。
2.改制的意义
(1)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全面复苏。
(2)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
(3)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中思考]
4.阅读教材P45,思考:
想一想,从《元史》记载的这些史料中,能够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 (1)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恢复、保护农业生产。
(2)忽必烈转变了立国方针。
5.阅读教材P46,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