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 >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七年级上 >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第2页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图一是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造型,图二是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大门造型,你能分析出这些造型各自的设计意图吗?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差异?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揭晓谜底吧!

二、 基础知识

细看课本,并划出: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年代、生活地点、生产工具,种植农作物、居住什么样的房屋、饲养什么动物、手工业;原始农业发展的时间、兴起地区、发展变化、标志、意义。

三、升华提高

1.河姆渡人与半坡居民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

四、师生小结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因地制宜,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五、课堂练习

独自完成《学习检测》选择题头,材料题。

一、导入新课

1.思考老师问题(想+讲+小动)

2.同桌两人互相交流并说出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对比。(说+小动)

3.约定 养最好的习惯,做最好的自己

二、基础知识

1.写到微卡上。(看+做+想+动)

2.迅速分成四人小组,分别用微卡写出其内容,学生任选一个向度进行独立思考、整理, 4人小组交互微卡,整理到小卡上,声控约定收队(做+小动,8')

3.分享,确定发言人,约定收队(讲+听+小动,10')

4.全班分享,其他补充质疑(机动项)(讲+听,5')

三、升华提高

1.四人小组交流意见,并推出一名学生讲给全班同学听。(大动+讲+听,5')

2.教师点拨,师生小结(讲+听)

四、师生小结

学生总结(讲+听)

五、课堂练习

练习册习题材料题分成四人小组完成,写在小卡上,完成后分成10人大组互相传阅欣赏。

注释或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