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同步套餐选修3-5粤教版:第2章 第3节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第4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
2018-2019学年同步套餐选修3-5粤教版:第2章 第3节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第4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第3页

  图2­3­2

  【解析】 康普顿效应第一次从实验上证实了爱因斯坦提出的关于光子具有动量的假设.光子和电子、质子这样的实物粒子一样,不仅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碰撞过程中能量守恒,动量也守恒.根据动量守恒,碰后光子不可能沿2、3方向,根据能量守恒,在散射波中,除了原波长的波以外,还出现波长增大的波.

  【答案】 1 长

  2.假如一个光子与一个静止的电子碰撞,光子并没有被吸收,只是被电子反弹回来,散射光子的频率与原来光子的频率相比哪个大?为什么?

  【解析】 碰撞后光子动量减小,而p=,所以波长变大,又由c=λν知ν变小.

  【答案】 见解析

  

  1.康普顿提出的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2.产生光电效应或康普顿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当波长较短的X射线或γ射线入射时,产生康普顿效应;当波长较长的可见光或紫外线入射时,主要产生光电效应.

  

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

  (1)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表明,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

  (2)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则表明,光在与物体相互作用时,是以一个个光子的形式出现的,具有粒子性.

(3)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单独使用波或粒子的解释都无法完整地描述光所有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波粒二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