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俄国历史面面观(岳麓版)
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俄国历史面面观(岳麓版)第4页

2、改革与革命

(1)改革w.w.w.302edu.C.o.m

名称 背景 内容 影响 彼

革 1689年,彼得一世正

式掌握国家大权,1697-1698年出访西

欧国家。欧洲之行使他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回国后就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政治

改革

大力加强中央集权:中央设立直属沙皇的参议院,地方设直接听命于沙皇的总督,废除旧贵族凭出身和血统享受高官厚禄的特权。 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国力不断壮大,俄国国号正式改为俄罗斯等国。 军事

改革 按照西欧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重视发展海军,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 经济

改革 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 文教

改革 引进西欧文化教育体系,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建立各种学校、医院,筹建科学院、博物馆,聘请外国人传授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修建公共剧院。 亚

革 彼得一世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克里木战争一败涂地,表明俄国经济和军事落后,农奴制改革势在必行。 解放法令 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份土地,仍要接受村社的管理。 是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司法改革 颁布《司法章程》,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地方自治 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由选举产生,负责地方的文教卫生等。 列宁改革 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后来战争基本结束,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进行改革,实行新经济政策。 农业方面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税数额大大降低。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