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
历史: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岳麓版必修2)第4页

  答案:B

  解析:两汉时江南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西汉时的山东包括现今的诸多省份和地区,是当时最大的粮食产地。

2、考点二:江南经济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学法指要: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较晚,长期落后于黄河流域。后来随着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中原地区人口大量南移,江南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思维开放线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 隋唐时期,江南的经济继续发展,隋朝开凿大运河,转输江南财粮,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说明当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以来,北方战乱割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混战不已,而南方局势相对安定,战争较少,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4)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此后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和元代大运河南粮北运、大都粮食供应"仰给江南"的史实,是经济重心已经南移的有力证据。

案例拓展园:"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

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的特点

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

 D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

 答案:C

 解析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可以更准确的把握材料解析.唐以前人口的迁移多是因为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战乱,而语言等民族融合的现象是人口迁移作用的表现.。

3、考点三:认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明显的特征

学法指要:理解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从过程上总结其显著特征。从而得出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