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请一位同学把题读一读。
教师:猴妈妈要分几个桃?怎么分的?谁能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l2÷3=□。
(设计意图:把学生引入分桃子的情境中,回顾除法的意义,进而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列出除法算式。)
2.引导观察,建立表象
教师:先自己想一想猴妈妈是怎样分的,再看一看课件里演示的和你想的一样吗?
教师用课件动态演示猴妈妈分桃的过程。
3.明确探究要求,鼓励自主探究
教师:通过分,我们能知道12÷3的商是4。如果我们以后每做一题都要先分一分,你会有什么感觉?
学生1:很麻烦。
学生2:如果被除数很大,分起来很费时间。
教师:对!那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求出除法算式的商的方法。
教师:下面我们就以12÷3=□为例,请同学们结合分桃的过程,想一想、试一试,可以把得到4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寻找典型案例。
4.展示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师: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和记录的过程会各不相同,教师应读懂学生的思考过程,挖掘其中合理的成分,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预设1:
第一只分3个,12-3=9;
第二只分3个,9-3=6;
第三只分3个,6-3=3;
第四只分3个,3-3=0。
教师:这位同学用连减的方法算出能分给4只小猴。看来你对这个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