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拓展】
1.如何认识土地兼并问题?
(1)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力量增强的表现。
(2)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①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或成为地主田庄的依附农民,或成为流民。
②使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安定,也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发。
(3)土地兼并严重激化社会矛盾:一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解决的结果有两个可能: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4)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在封建社会,土地被视为各种财富的最终归宿,大地主力图扩大土地占有面积。对此,封建国家不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故无法根本解决该问题。
【课堂巩固】
1.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取消农业税。我国最早向个体农户征收"农业税"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西汉
2.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卖买"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3.《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法律答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某甲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论当及赏(偿)稼"。这说明
A.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
B.当时的法律已经健全完备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
D.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
4.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④明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租佃经营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战国时期租佃关系就已产生
C.汉代"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的租佃经营方式的现象已比较普遍
D.宋代租佃经营已开始超过自耕农经济,成为古代农业经济中最重要的经营方式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国家政权直接掌握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是一种国有土地所有制形式,当时被称为"公田"或"官田"。这部分土地由国家经营,或用于封赏和对百姓授田。它是旧土地制度的遗存形态,唐宋以后数额越来越少,但一直存在。
在私有土地中,除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外,就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有多种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 《魏书•食货志》记载: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诸男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