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谜语引入:前世生在海中,炼得一身晶莹,三餐离它不行,遇水无影无踪。
展示:氯化钠样品
提问:实验室中可通过哪些不同的反应原理(类型)得到氯化钠呢? 激发兴趣
相互讨论
学生能举出:通过复分解、化合等反应实现
学生通过身边的氯化钠入手,复习初中学过的几类反应
投影:(1)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2)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
演示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
初步观察两个方程式
观察反应现象,迅速得到氯化钠
增加学生对钠和氯气反应的感性认识,为钠原子和氯原子得失电子的分析作铺垫。 布置任务:宏观上看,上述两种方法都能得到氯化钠,但从微观角度看,两个反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你能找出这两个反应的本质区别吗?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从反应前后元素是否变化,原子重新组合时是否变化的微观角度去对比两个反应
进一步分析这两个方程式
学生分组讨论
联系前面学习的离子反应,能够得出反应前后都是离子,微粒没有变化;联系初三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可分析出反应前微粒为原子,而反应后微粒为离子。
设置先行组织者,从前面的知识认识化学反应前后,微粒可能发生改变
培养学生用不同视角观察反应,从宏观上、微观上认识两个反应的不同点 投影:初中金属钠与氯气反应卡通图
提问:钠原子为什么要把电子给氯原子呢? 观看
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8电子稳定结构上分析 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转移电子 分析: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过程
动画演示:氯化钠的形成
使学生明白,完成这个反应的同时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 初步认识到某些化学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 教师演示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法 观察、了解表示方法
布置任务: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转移具体关系如何呢?
投影:化合价数轴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学生讨论,完成学案
思考讨论
得出定性关系:化合价升高,元素失去电子
从定性定量角度进一步将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的得失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