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第3页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师生就课文词句要点进行具体分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曰:--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②《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