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1 解读重要"历史概念"
1.票拟
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时,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清代设军机处后,重要奏章改用奏折,此制遂废。表面上宰相废去,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加剧了内阁、宦官专权局面,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的左右限制,达到君逸臣劳的理想模式。
2.密折制度
密折制度最早见于康熙年间朱批:"近日闻得南方有许多闲言无中生有,议论大小事朕不可以托人打听,尔等受恩深重,但有所奏闻,可以亲手书折子奏闻才好。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若有人知,尔即召祸矣。"由此可以看出密折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密"字,一方面使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另一方面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监督的作用。
1.(2018·陕西师大附中模拟)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
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解析 据材料"'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可知中枢权力的运行有序,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8·江西五市八校高三联考)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 )
A.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
B.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