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1.5物质的溶解》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1.5物质的溶解》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学生:就是吃饱了,不能再吃(溶质)的溶液。

  学生:有固体不溶解的溶液。

  老师:刚才三位同学的回答,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溶液中有不能再溶解的溶质了",我们就把这样的溶液称之为饱和溶液。反之"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我们就把这样的溶液称之为不饱和溶液(板书:"饱和溶液-不能溶解溶质"和"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取一组刚才分组实验用过的带有不溶晶体的硫酸铜溶液,接着加热至约90~95℃,停止加热。

  老师: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硫酸铜晶体不见了。刚才同学说这个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现在这个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呢?回答时请说出你们的根据。

  学生:我们认为这时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根据是溶质没有了。(全班同学都同意该同学的看法)

  老师:一个溶液它是否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凭我们的肉眼能否作出判断呢?

  我把另外一组硫酸铜饱和溶液(带有溶质)的上层清液取少量倒入一支试管里,我们若没有看到它是从哪来的,与烧杯中的溶液比较,你能否分得出谁是饱和溶液谁是不饱和溶液?那么,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凭肉眼看应当可以,颜色深的那个是饱和溶液,浅的那个是不饱和溶液。

  学生:刚才您倒出来的那个溶液是饱和溶液,不然,您再倒回去看看。

  学生:可不可以加点硫酸铜固体,看看哪个能溶解。

  老师:第一个同学的意见是凭肉眼可以,主要是根据溶液的颜色来分。

  学生分组实验:下面请各组同学,把自己组里饱和硫酸铜溶液的上层清液取2毫升于试管中,并置于大烧杯的冷水中,稍等一会儿,观察现象(重点观察溶液的颜色变浅了)。

  老师:这个实验的现象与第一个同学的说法产生了矛盾。因此说,凭肉眼是不能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区分开的。第二个同学让我把取出的饱和溶液再倒回去,那溶质肯定不溶。我很同意第三个同学的意见,就是取少量固体,分别加入两溶液中,看固体能溶解的则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则是饱和溶液。这也是检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板书:两者的检验方法-加入溶质比较)。刚才的分组实验的现象,还说明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说明是在什么温度下才有意义(板书:两者的讨论前提-温度)。下面的问题是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在溶液中,有的溶有较多的溶质,称为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的溶质,称为稀溶液。那么,它们与饱和溶液的关系如何呢?

  学生分组实验: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10毫升水,然后,在2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10克蔗糖和0.2克熟石灰,振荡后,静置片刻。观察现象。

  老师:说说你们看到的现象。

  学生:熟石灰的溶液中,溶质很少,但溶解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