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苏联人均GNP为3 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
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
家。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
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
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
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
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
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
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
汽车拥有量为14 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全球通史》
材料二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
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
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
化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为解
决上述问题曾进行过什么改革?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后来苏联的模式"指什么?有人
说"是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对此,你是怎样
理解的?
(3)中苏(俄)两国在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有很多相
似之处,但最终的结果却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
样的情况?它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 (1)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结果失败,导致苏联解体。
(2)模式: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
制)。邓小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邓小平提出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
小平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总设计师等。
(3)原因:苏联改革无法克服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根据
中国国情,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启示:①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
放;②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加
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
值观等采取正确的对策。(言之有理即可)
视角二 紧扣教材重点
本讲教材重点有三:一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
容;二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三是戈尔巴乔夫
改革的失误。
尝试命题2 中国社科院学者张盛发在一篇文章中这
样写道:"他深信由斯大林体制所产生的苏联社
会的一切畸形状态和不正常现象,经过治理是能
够得到纠正和克服的。他先是提出加速战略,并
进行经济改革。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效后,又
发起了迅猛的政治改革。而正是政治改革开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