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 走近《史记》了解历史故事;走进《史记》看到古代的语言宝库。今 天,我们继续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设疑自探 针对课文的后几段,找出翻译中的疑难,并板书。 1、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
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3、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 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日:"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自探以上问题,将自探结果批注在文中。 三、解疑合探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疑难,可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展示评价。总结文言现象和用法。 四、质疑再探 同学们在交流中有新的发现请提出,共同探究解决。 五、运用拓展 请按以下文言知识板块总结本文知识,并设计成练习题:一词多义、通
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重要文言实虚词、文学常识。可按小组划分任务,每板块两个小组出题总结。
l、通假字
①可与不。"不"通"否"。
②臣愿奉壁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④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
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2、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穿)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c、使动用法:
①完壁归赵(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使......回去)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
3、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
①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③请以咸阳为赵干毒(向人敬酒或献礼)
④臣所以去采威而事君者(离开)(近亲及姻亲)
⑤请指示王(指给......看)⑥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⑦宣言曰:我她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⑧布衣之交(平民)
4.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③我为赵将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③介宾短语后置:
拜送书于廷
5、一词多义类:
负:①依仗(负其强) ②承担,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
③背着(肉袒负荆)
④辜负(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背弃(负约不偿城)
引:①把箭射出去(引而不发) ②拉(欲引相如去)
③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④掉转(引车避匿)
幸:①侥幸(则幸得脱矣)
②表敬用(大王亦幸赦臣)
③宠幸(幸于赵王) 6、出自本文的成语:
①完壁归赵:比喻将原物完好无缺地送还本人。
②怒发冲冠:形容极其愤怒的样子。 ③刎颈之交:指同生死共患难的删友。
④负荆请罪:比喻向人赔礼道歉绒向人谢罪。
学生展示习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三.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重点疏通了文章的文意,并分项门纳总结了相关的文言知识,注意课下巩固。 补充
修改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