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答案] 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宜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材料二 梁启超比较英国与美国两种政体的选举制度说:"英国但求党员在议院中占多数耳,既占多数,则其党魁自得为大宰相而莫与争......美国争总统之弊,岂直此而已,其他种种黑暗情状,不可枚举。吾游美国,而深叹共和政体,实不如君主立宪者之流弊少而运用灵也"......"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
(2)材料二中体现的梁启超主张的实质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持该主张的理由有哪些。
[答案] 实质:回归到君主立宪的改良道路。理由:通过考察,认为美国民主共和不如英国君主立宪;中国国民素质低,不适合共和政体。
[结论形成]
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内容
1.条件
(1)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强。
(2)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要求。
(3)思想基础:洋务运动中形成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抵御外国侵略,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变革政治制度。
(4)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积极推动:他们较早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形成了变革现状的思想,并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和鼓励。
2.内容
(1)抵制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
(2)宣传西方改革思想,发展资本主义。
(3)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宣传民权,设议会,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4)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技术。
探究点二 孙中山的五权分立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中国也有宪法,一个是君权,一个是考试权,一个是弹劾权;不过中国的君权,兼有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这三个权里头的考试权,原来是中国一个很好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