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师生活动 一、 视频导入:播放《斯大林》视频片段,学生观看,猜猜他是谁?
二、 引导学生苏联(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路,初步了解斯大林模式。
三、 新授
(一) 斯大林工业化之路
1. 背景
出示材料,学生结合教材和材料分析斯大林工业化之路的背景。
材料一 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材料二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
材料三 斯大林说:"人们有时问: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学生分析后,教师加以明确
①落后的农业国;②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
③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④冲破帝国主义的包围
2. 工业化的过程
(1)教师出示两个五年计划的表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梳理并展示。
(2)工业化特点
出示材料,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优先发展重工业。
(3)探究:优先发展重工业有什么必要性?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3. 工业化的巨大成果及存在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点评
(二) 农业全盘集体化
1. 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2. 时间
3. 出示一组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图片,学生观看
4. 农业集体化的成就及取得的问题
出示《集体农庄幸福的快乐的少女》图片,学生结合教师出示的材料分析"笑容的背后会是什么呢?"
材料1:"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
材料2: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3 --教科书
材料3: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分析: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违反了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集体农庄;对富农采取了不给生活出路的措施,而且涉及部分中农,使工农联盟再次出现危机。
5、 评价农业集体化
学生结合所学评价农业集体化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成就:苏联农村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现象,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原料,促进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问题:其实施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违反了自愿原则,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三) 斯大林模式
1. 定义:(教师讲解)
2. 形成标志:学生表述
3. 特点:学生结合所学总结
4. 表现: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学生表述后,教师补充)
5. 评价斯大林模式
(1)根据以下材料,请你谈谈斯大林模式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材料一 丘吉尔曾在一次议会演说中说"斯大林接手俄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材料二 《斯大林传》的作者尤里·茹可夫说:"如果我们没有在库茨涅茨克、扎巴洛日等地建立钢铁联合体,如果我们没有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车里亚宾斯克等地建拖拉机厂,我们就不可能将这些工厂直接建成坦克制造厂。"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苏联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了种种经济政策。有些国家甚至开始了自己持续时间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困难。"
材料四 在沙皇时代,四个人中就有三个文盲。经过多年努力,到1939年,全国识字的居民达到87%。城市普及了七年义务教育,农村实行了四年制义务教育。
明确:
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工业,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为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借鉴。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提高了苏联国民的文化素质。
(2) 斯大林模式存在哪些弊端?
经济上,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的调节作用,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导致苏联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导致个人专断,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思想文化上的高度统一,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6. 列表比较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三、 课堂小结
四、 课外延展
中国有没有实行过"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