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共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共两课时)第3页



  注意:

  (1)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

  (2)"范、巡"是前鼻韵。

  (3)"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2.教师板书以下词语,提名学生读过课文后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同时加以指导。

  提示: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

  焦点: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这里指当时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点地区,是民族危机极其深重的地方。

  耀武扬威:课文中指巡警凭借帝国主义的势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得意扬扬:课文中指那个大个子洋人看到租界里的中国巡警不给受伤害的中国人撑腰而显得十分得意,神气十足。

  铿锵有力:这里指周恩来回答问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诸生:这里是敬辞,总称教室里的所有学生。"诸"是"众、许多"的意思,类似的用法还有"诸位"等。

  胸怀:胸襟。这里指少年周恩来博大宽广的内心世界。

  三、再读课文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2.针对上述问题,提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提示:课文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