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你们也能用这样的读书方法去感受德国这个民族的奇特,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精彩的收获!
教学反思:
教书的"三重境界"
关于境界,佛家禅宗有一种说法,叫第一层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层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层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由此想到了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世间万物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书也是一样,也有着三重境界,我用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不够严谨的诠释。第一重是看教材是教材,看学生是学生。就是说,一个老师刚开始教书时,总是按部就班的照着教材、教参,老老实实地教书,对待学生也是一丝不苟,要求每个孩子听、说、读、写一样不落地掌握。第二重是看教材不是教材,看学生不是学生。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后,会自以为是地将教材信手拈来,按照自己的想当然对学生进行诸多设计。第三重是看教材还是教材,看学生还是学生。当经历了第二重境界的跌跌撞撞后,猛然醒悟,才开始思考应该把教材中的哪些内容教给学生,该让学生从教材中如何学到知识与技能。
这次展示课堂的经历,整个过程颇让我难以忘怀。从抽签到上课展示经历的十多个小时里,教材从苏教版到人教版版,课堂时间从四十分钟到二十分钟,学生从朝夕相处到仅认识十分钟......很多的不同,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本次课堂教学中的收获:
1、注重教材的研读,特别是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定。由于拿到的教材是陌生的人教版,所以对于教材的研读成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不仅反复地读了课文,还查阅了作者资料和写作背景,将文章中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一一列出,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比如季羡林大师写作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比如文中"山阴道"的出处等等。在对教材有了充分地了解之后,便很快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设定了教学重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针对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只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我将二十分钟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第三小节,也就是作者笔下的"奇丽的景色"的描写。这也是基于课后练习中第3小题: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
2、注重学法的指导,特别是读书方法的渗透。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是具备一定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师应该注重方法的指导,特别是阅读方法的渗透,这样学生才有能力提升的可能。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放声朗读、快速浏览、默读批注等方法,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书,让学生带着思考读书,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课的结尾处,我还提出了希望,让他们能用这节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读读、想想、圈圈、画画、说说、议议,继续阅读课文,去感受德国"民族的奇丽"。
本次课堂教学的不足:
1、课堂教学的节奏需要调整。也许是自己的修为还不够,所以还没能达到教学的第三重境界吧。因此,在教学对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语言过于罗嗦,总是想过多地充当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媒介,耽误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希望借由自己的言语给学生过多地提示,对学生的不放心还是由于自己还没有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看得更加透彻、更加清晰。却忘记了,课堂的时间其实是属于学生的,应该让学生最大程度利用时间进行学习。由于课堂节奏掌控得不是很恰当,前面半部分教学略显拖沓,因此学生赏析、诵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2、对教材的把握应该更加准确。课上完了,教研员李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奇丽"二字不能只看到"丽"字,也引导学生关注"奇",到底奇在哪儿?是啊,教师对教材的研读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但绝对不能仅仅限于自己的思考,那样的解读只能是"看教材不是教材",是看不全面的。
虽然这不是一节完美的课堂,虽然这样的课堂还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但我从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确实最值得我珍惜的!我经历了,收获了,我渐渐看清了自己的教学,渐渐懂得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