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及应用
1、价态律
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浓H2SO4的S只具有氧化性,H2S 中的S只具有还原性,单质S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强弱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氧化产物)+弱还原剂(还原产物),即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强。如由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可知,FeCl3的氧化性比I2强,KI的还原性比FeCl2强。
一般来说,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氯的含氧酸除外),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2S04 >SO2(H2SO3)> S;还原性:H2S>S>SO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铁指Fe2+)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3、优先律
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如:将Cl2通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Br和NaI 的混合液中,Cl2首先与NaI 反应;将过量铁粉加入到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3+和Cu2+ 的混合液中,Fe首先与Fe3+反应。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十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5、歧化反应规律
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叫做歧化反应。其反应规律是: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高价十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
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1、推断反应物和产物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以及归中原理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配平
(1)配平原则
①电子得失守恒: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值)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值)
②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③电荷守恒:若为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以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为例):
①标出化合价变化了的元素的化合价。如:
+7 -1 +4 0
KMnO4+HCl==KCl+MnCl2+Cl2↑+H2O
②根据元素存在的实际形式调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系数,使之成1:1的关系。 如:
+7 -1 +4 0
KMnO4+2HCl==KCl+MnCl2+Cl2↑+H2O
③调整系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化合价↓ 5×②
KMnO4+2HCl==KCl+MnCl2+Cl2↑+H2O
化合价↑2×⑤
④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确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如:2KMnO4+10HCl==KCl+2MnCl2+5Cl2↑+H2O
⑤利用元素守恒,用观察方法配平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物质的系数。如: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原子的个数是否相等,离子方程式还要检查方程式两边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否相等。
3、缺项补项
在配平中缺项,一般通过质量守恒可以判断,更多时候考查H和O的缺项,如左边O多,可以采用O+2H+→H2O或O+H2O→2OH-;左边少O,可以H2O→2H++O或2OH-→H2O+O。
例1.(双选题)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解析: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解题时首先找出变价元素,确定其升降规律,然后依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的规律,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答案:BC
例2.在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
A.3:8 B.32:21
C.21:32 D.21:8
解析:本题解答错误的原因是对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理解不清,把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混淆,没有考虑到部分HNO3未被还原,仅起酸的作用。
+4H2O,由此可知,Cu是还原剂,HNO3是氧化剂,但参加反应的HNO3中只有被还原,另外的HNO3在反应中起酸的作用,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63×2):(64×3)=21:32。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