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途
作为放射源:用于肿瘤治疗。
进行同位素示踪:进行疾病诊断、食品保鲜、金属制品探伤等。
、用作制造氢弹的原料,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的燃料。
二、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具有"广阔"的运动空间。
(2)运动速率很快,接近光速。
(3)所处位置和运动速率不能同时准确测定。
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1)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的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2)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3)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4)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5)量子力学模型--电子云模型(1927-1935年):在原子核外运动的电子并不遵循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人们统计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用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人们又将电子运动所处的区域形象地称为"轨道",如s轨道、p轨道、d轨道等。不同轨道的电子云形状不同,s轨道是球形的,p轨道是纺锤形的,d轨道是花瓣形或陀螺形的。
传统的原子结构模型〔(1)-(4)〕都有不妥之处,如玻尔原子模型中电子的圆周运动就是错误的。
现在,科学家已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表示原子图像的照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原子的认识过程还会不断深化。
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据能量不同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是:
(1)各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序数)个。
(2)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3)次外电子层上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3层上最多不超过32个电子。
(4)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
4.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2)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