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③段中所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情感?请结合内容分析回答。
解析抓住景物的特点和作者在写景时流露出的情感理解。由树的阴森、灯光的没精打采,可以看出作者淡淡的忧愁。
参考答案在这段文字中,写树,用"重重围住"写树木的茂盛,更写出作者的压抑感;"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写色彩的黯淡,更写出作者心情的黯淡。写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表现的是作者心绪的低落。"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表现的是作者那片刻的宁静不复存在,心中烦乱不堪。
二、语言运用
4.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诗句"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然后仿照其修辞手法写两句话。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解析(1)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2)句用了通感手法,由视觉向听觉转移,将光与影和谐的组合比作梵婀玲上演奏的名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答案示例(1)梅雨潭的水滑滑地明亮着,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到婴儿的肌肤。
(2)突然映入眼帘的绿茸茸的草地,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5.下面的对联以《荷塘月色》为上联,请拟写下联。
(1)上联:月色映荷塘诗情一片
下联:
(2)上联:清清幽幽,荷塘边上斯人独处
下联:
解析首先要注意审题,确定对联应涉及的内容,保证其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其次"大题小做",所谓"小",就是具体、典型,我们可以寻找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人、事、物,或者强调这个概念的功能、作用,以此为内容,拟写对联。再次,疏通文句,检查结构,锤炼字词,增加对联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1)蓝天衬白云画意无穷 (2)隐隐约约,密林深处月色无边
课时作业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执画笔的画家徐一文用绘本的叙事语言、国画的写意技法诠释《荷塘月色》,是独出机杼的创想。
②炎热盛夏,荷花竞相绽放,一簇簇地点缀湖面,静静地伫立,含情脉脉,既典雅别致又富有韵味。
③作者置身于月下荷塘,看那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淡淡的月影,不禁如坐春风,心旷神怡。
④《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篇文章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月下荷塘图。
⑤通观近期经济表现,我们认为,对待市场经济只有实事求是一种态度,不能虚无缥缈。
⑥月下的荷塘是宁静的、祥和的,荷花的粉红的面庞,在隐隐约约的月光里舒展着迷人的微笑。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