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教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教案第3页

  设问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当时奴隶们在"公田"是怎样劳作的吗?

  学生 奴隶们集体劳作,实行大规模简单协作。

  设问 由井田制的特点可以看出井田制和当时西周的哪项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呢?

  学生 西周的分封制。

  教师总结过渡:由此可见,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设问 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大背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展示图片

  

  

  

  

  

  

  

  学生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

  设问 这就使得一家一户的个体农耕成为可能,所以,"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面对这样的形势,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了呢?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效果?

  展示材料

  材料一 为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在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实际上就是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材料二 "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商鞅变法条令

  学生 春秋时期,各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的瓦解。如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实行"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效果最好,从而以法令的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问题探究 当时社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们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逐步的推广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领域内的土地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管仲与商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这一变化,实行相应的改革,富国强兵,以达到称霸和兼并的目的。这样,到了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设问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其中哪种占主要地位?

  学生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其中地主私有土地占主要地位。

过渡设问 那么地主是靠什么途径来扩大他们的地产的呢?(导入下一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