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知道电子层、原子轨道的涵义,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分布。 3.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带正电,它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核外电子带负电。整个原子是电中性。
2.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卢瑟福认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4.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1)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称为原子轨道;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运动时,没有能量变化。
(2)不同的原子轨道具有不同的能量,原子轨道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
(3)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上发生跃迁。
5.原子核外电子运动不遵循宏观物体所具有的运动规律,科学家用统计方法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用小黑点的疏密代表电子在核外空间区域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图形称为电子云图。离核近的区域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离核远的区域电子出现的机会少。
6.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称为基态。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原子轨道的类型有s、p、d、f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