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自测·发现知识漏洞】
1、之所以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其主要依据是( )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B.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C.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作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2、对"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下列哪种政策的生动写照(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减轻农民负担
3、"大包干,小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 )
①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②农民拥护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是( )
A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B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D 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是( )
A 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经济所有制形式的改变 D 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
【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合作探究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原因:
材料一:1958年后建立的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所谓大,一是规模大:将原来的数个合作社合并为一个大社,全国平均28.5个合作社合并为一个公社,平均3个多乡合为一个公社,有的甚至一个县合为一个社;二是结构复杂,功能全。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各行业合一,既是生产管理机构,又是政权组织;既有农,又有工、商、学、兵(民兵和军队建制),与原来的合作社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是一种全新的基层社会组织。
材料二:人民公社制度下,群众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农村社员出工是:"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后逛",而且"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评分到半夜,吵架闹轰轰"。当时,农村条件差,生活苦,"交通靠毛驴和行走,运输靠小车和背篓,通讯靠喇叭和人吼,治安靠柴门和家狗","早晚天天喝菜粥,中午白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那种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有什么弊端?(4分)
材料三: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四: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本可以资源共享,但在计划经济下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2、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