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3 宋明理学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3 宋明理学 教案第3页

  ①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提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格物致知"的深化:"物"的概念

  "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归纳总结】

     程颢、程颐   朱熹(集大成者)   理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

  "人伦者,天理也"   理之源在于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   "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明道德之善,

  不求科学之真   客观唯心主义   4、程朱理学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4)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

  2、陆九渊的"心学"主张

  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③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过渡: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继承与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1)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归纳总结】

     陆九渊   王阳明   心   "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认识论   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   主观唯心主义 【合作探究】4:宋明理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