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就是一杯茶
读苏轼的《叶嘉传》,感觉苏轼就是一杯清香的茶。
放一小撮瘦细的茶叶在白瓷杯中,一股滚烫的开水冲下去,茶叶在滚水中上下翻腾、盘旋,然后慢慢绽开细嫩的叶片,水也渐渐地有了微微的绿意,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人仿佛嗅到山野的气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苏轼就是杯中被滚水反复冲泡的茶叶。
如果苏轼没有人生上遭受的一次次打击,哪来"坡仙"的名号?哪来后人的景仰?他如同杯中的茶叶,一次次贬谪如同沸水不断地冲泡。
读苏轼的《叶嘉传》,又感觉苏轼是一杯苦茶。
苏轼是一杯茶,是一杯清茶,但入口的感觉是苦。甜的饮料人人都爱喝,却给人媚俗的感觉,而苦茶却是人们不喜欢的,因为人们怕吃苦,可是苦茶的功效是下火提神,有益身心。苏轼本人为人耿直,总是言国家之弊、百姓之疾苦。王安石变法,他反对,因而被变法派打击;王安石变法失败,苏轼发现变法有合理的地方,又上书保留变法某些合理的地方,因此又受到守旧派的打击。苏轼处处从实际出发,讲真话,不掩饰。他如苦茶一样为人不喜,但始终不改变自己,自己却吃尽了苦头,才有了屡遭打击的命运。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品味苏轼这杯苦茶,入口虽"苦",然后感觉是香甜,我们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滋养。
苏轼生活趣味颇多,酿酒、种竹、赏月、品茶,样样都在行。他写茶,写出了茶的精神、人的风骨;他品茶,品出了人生的滋味,悟出了人生的道理;偶然下笔,便成妙文。《叶嘉传》也许游戏为之,但文中的茶何尝不是他自己呢?叶嘉就算是苏轼个人的写照吧。诗曰:
东坡叶嘉本一人,茶香茶苦品自真。
竭力许国是风骨,一杯在手著妙文。
【课内挖掘】
1.东坡续诗
有一天,苏轼看到王安石案几上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苏轼见此不由一声冷笑,他想,菊花怎可能在秋天凋落。于是挥笔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一天时值重阳,苏轼出行,但见秋风瑟瑟,吹得菊花四处飘零,满地恰似黄金铺就。苏东坡想起当年改诗之事,内心甚是羞愧。
2.师生吃面
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受到了牵连,宋徽宗初年被贬至广西宜州。在上任途中,黄庭坚与从海南归来的苏轼相遇于梧州与藤县之间。师生二人相叙,见路旁有卖面条的小摊,于是一同就食。面条粗粝涩口,黄庭坚食不下咽,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地唉声叹气。苏轼却极为快速地把面条吃完了。望着黄庭坚良久,苏轼说:"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吗?"说完,留下尚未回过味来的黄庭坚,大笑着起身上路。
【课外运用】
寻找苏轼的灵魂
暗想,在疏星度河之夜,人未寝,水殿风来,暗香已满,试问人,夜如何?目光穿透荧荧的窗纸,看槛外月波淡淡,玉绳低转,屈指算西风,又叹流年偷换。
透过千年的红尘,眺望苏轼远去的背影,寻找已经走远的灵魂......
竹杖芒鞋于一身,吟笑徐行且一路,他渴望的是披一袭蓑衣,让心灵沐浴着自由的春光,任凭那湖海烟雨、任凭那山高水阔都泰然度此平生,苏轼的灵魂轮廓是潇洒的,在潇洒中却丝毫不少侠气如虹,在他看来,倒行归隐山水中才是最为逍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