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版必修3):第1--8单元
【历史】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版必修3):第1--8单元第5页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答案 C

  解析 儒家思想能够长期存在的关键是内因,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14.明清时期,思想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

  A.理学发展为心学 B.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

  C.西学东渐 D.拜金逐利思想盛行

  答案 B

  解析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明清时期思想界的变化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A、C、D均不符合当时史实。

  15.下列有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要求严格遵守儒家经典确定的社会秩序

  B.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C.在当时对君主专制制度造成强烈冲击

  D.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答案 A

  解析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要求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机构,他们要求改变现状,而不是严格遵守儒家经典确定的社会秩序。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6.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的主体部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几经变迁,不断充实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材料二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

  --《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1)参照材料一,指出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4分)

  (2)汉武帝时,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在中国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参照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为什么能在西汉取得独尊的地位?(8分)

  (3)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简要回答在新的世纪我们对儒学应该采取的态度。它对我们现实社会能起到什么作用?(8分)

  答案 (1)仁政。(2)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适应了当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3)①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柏。②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把"仁义""礼治""忠信"赋予新时代的内容,能使现代人遵守新道德,崇尚法制,讲求恪守信誉,尊老爱幼,文明守纪,构建和谐社会。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