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设计 滕 景色美: 色彩、层次
富庶、辽阔
王 情感美:人生苦短 知音难求
阁 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
序 哲思美: 儒家 安贫守志
道家 清静无为
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要树立并强化着以理念,并且务必付诸实践,因此在每一堂课,我都力争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得到提升。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篇课文所处的位置和文章的特点,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审美表达能力,加强日常的语文教学对高考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继而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独立的人格确立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本节课讲授《滕王阁序》,这一课在我选取的时候,很多老师都说这是一个很难啃的骨头,一是它是文言文,讲授起来容易枯燥,二是在古诗文当中,这篇也是很难的一篇,不容易讲的深入透彻,经过反复的思考我觉得在这篇文章当中体现了一种儒道和合的思想,这是架构起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两朵绚丽的奇葩,因此我就将这部分内容确立为本课的主要内容,由浅入深逐步的将学生引领进文章所呈现的丰富而饱满的精神境界中。
本课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我始终坚持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因此我设计了比较丰富的学生活动,教师仅仅是适度的点拨,引导学生产生智慧的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定了整体的思路之后,我又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这其中通过对于苏轼《海棠》的鉴赏,将课堂与高考有机的联系了起来,为了产生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在细节上认真揣摩,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的优美古诗文,因此自己的语言要美,同时还要有哲理性,让学生时刻的感受到教师与课文是紧紧的融合在一起的,从而引导他们走进文本,认真鉴赏;其次课件的制作也经过仔细的斟酌,努力做到实用,美观,从而达到营造情境的目的;再次让学生时刻的感受到古诗文的美,因此在上课前我也突然想到将本文的艺术价值用对仗的方式概括出来,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美的存在!
本课从学生的角度而言,首先《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诵读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堂课在进行的过程中力争多给学生诵读的时间,多给他们自我解读的时间;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更有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精神始终是非常饱满的,头脑始终在运转,对于文本既有了深入理解,又有了个性化的解读。这堂课有几处小亮点,让我颇感惊喜,第一是学生对于滕王阁秋景的诵读,让我体会到了他对文章理解的深入,把握的精当;第二是学生在探讨文章蕴含着的深沉哲思的时候,关斯元结合儒家思想去阐释王勃的内心感受时,非常的深入,徐航和李晋两名同学居然联想到了庄子以及道家思想,并且提炼出这是一种儒道和合的思想,让我赞叹不已,不禁感叹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教师更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文学素养,这样才能让每一堂语文课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这堂课上我和学生共同学习,应该说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但是还是依然有不足之处,首先从我的角度而言,由于我的上课时间按照比赛规程提前了,所以有些仓促,有些准备不足,比如我想让学生配乐朗诵,但是在课堂上没能实现,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意境的营造以及学生对于文本中的美的感受,另外在和某些学生的对话过程中也显得有些紧张,其次我对学生的表扬不足,对于学生的一些智慧妙语,我应该抓住时机的去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但是我的把握不是非常好;再次,对于学生不太完整、合理的一些阐释,有时我没有注意及时的修正,比如于洋同学关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有些疏漏, 再次其实对于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教师应该更多的和学生一起诵读,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这一点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应该注意加强。
这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得到了组内老师的宝贵意见,就我自身而言也算是几年来教学工作成果的一种展示,算是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当然未来的路还很长,自己还需要更多的锤炼和磨砺自己,也希望这堂课可以得到专家的评点,我将视其为我最宝贵的财富,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