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二课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学案第3页

5.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6.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7.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8.从来如此,便对吗?

一、作者简介

萧红,著名女作家。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后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来到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作品有长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其中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二、背景展示

1934年10月初,萧军、萧红给远在上海的鲁迅写信,请教写作的事情。鲁迅先生10月9日就回了信,并且表示愿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萧红审阅小说《生死场》。因之前的通信来往,1934年11月30日,在上海,鲁迅先生在一家咖啡店里会见了萧军、萧红,从此,鲁迅先生和萧军、萧红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36年4月到7月,是萧红和鲁迅先生频繁交往的一段时间。1936年7月,萧红去日本生活,10月,得知鲁迅逝世的消息,万分悲痛。在1936年10月19日以后,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非常多,仅日本友人纪念鲁迅先生的文字就达60万字。而萧红却一个字也写不下去--她不能接受鲁迅先生去世的现实。直到1939年10月,在重庆,萧红才以其真实、亲切、细腻的笔触写出两万余字的《回忆鲁迅先生》,可谓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1.脉络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