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小结
(1)核外有10个电子的粒子:
①分子:Ne、HF、H2O、NH3、CH4;
②阳离子:Na+、Mg2+、Al3+、、H3O+;
③阴离子:O2-、F-、OH-、。
(2)核外有18个电子的粒子:
①分子:Ar、HCl、H2S、PH3、SiH4、H2O2;
②阳离子:K+、Ca2+;
③阴离子:S2-、Cl-、HS-等。
疑难突破
1.元素、原子、核素和同位素四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剖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其决定因素是质子数;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只可以论种类,不能论个数,无质量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由它的各种天然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
原子是具有一定质子和一定中子(H除外)的单核中性微粒,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基本)粒子,其决定因素是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属微观粒子,可以论种类,也可以论个数;每种原子都有其相应的质量数;其相对原子质量就是用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种的原子的实际质量的相比而得到的比值。
核素,其实就是一种原子。而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原子)的互称,是不同核素(原子)的一种特殊关系,其决定因素是质子数和中子数;大多数的元素都有几种核素,存在同位素关系,所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个平均值。
四个概念的关系可用图1-1表示:
图1-1
2.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核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剖析:四个概念严格区分,按初中所学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求算方式是:一个原子的质量与一个12C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显然,所用原子质量是哪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其结果只能是该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该定义严格说应是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比值的近似整数值即为该同位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其数值等于该同位素的质量数。
因天然元素往往不只是指一种原子,因而用上述方法定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不合适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用天然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其原子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数学表达式为M=M1×φ1+M2×φ2+......。若用同位素的质量数替代其相对原子量进行计算,其结果就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结果通常取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