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始: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2)转折: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①内容: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②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判断正误
遵义会议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 )
解析 遵义会议只是在军事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并没有彻底清算"左"倾错误,"左"倾错误在延安整风运动后才被彻底清算。
概念辨析 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深化理解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陕北。
(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
归纳总结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面对腥风血雨,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前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终于形成了燎原之势,打开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
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