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作品有《西方哲学史》《我的哲学发展》《幸福之路》《自由之路》《哲学问题》《数学原理》等, 在95岁高龄时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人们称赞他"把精湛的哲学思想成功地介绍给大众并用来关心大众"。知识取之于人们的生活,又无私奉献给生活中的人们,这就是伟人的气度和襟怀。
师: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将罗素引入神奇美好的境界尽享其美妙,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又把他拉回沉甸甸的现实世界。那么,罗素眼中的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生9:现实里有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被折磨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师:其实,罗素眼中的不幸的世界和不幸的人们,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遥远。大家一起来看下面十几幅图片,看看与我们同生一片碧空之下的值得怜悯的人们的悲惨际遇。
(幻灯片展示图片:战争阴影下饥饿惊恐的孤儿,为了生存而在严冬街头卖艺的衣衫单薄的小女孩,繁华都市一角以石为枕、席地而卧的可怜老人,想讨回一年的血汗钱而被包工头毒打的农民工,垃圾堆里捡拾残羹剩饭的枯瘦的孩子,公交车上对抱着婴儿的女子视若无睹的冷漠的乘客们......)
(学生时而惊讶时而气愤,不断发出议论)
师:面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时代中一幅幅令人咋舌的惨不忍睹的图景,大家心中有什么样的感慨呢?
生10: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这些人太可怜了!
生11:现代社会也会有这样的现象,这和鲁迅笔下的万恶的铁罐子一样的旧社会有点类似啊......
生1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些现象只是时代的一角。
生13:可是这也从一些层面反映出了时代和社会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啊!
......
师:同学们都从各自不同的视角,以社会的、时代的高度来客观地评价了这些现象。这些不幸,是罗素渴望去减轻却又倍感无能为力的,也是让他深受其害的。他不仅同情人类的不幸,更是用自己身体力行的行动来支持和维护世界和平。
他曾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二战期间,他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仍不改初衷;1920年8月,罗素访问了中国,他一贯同情被压迫民族;1954年12月,罗素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人类面临的危险》的广播讲话,严厉谴责氢弹试验;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和他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进行反核武器的静坐示威,结果被判两个月的监禁;在晚年,他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
从罗素一生的追求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专制,他追求和平、自由、平等的人类生活最美好最理想的图景,并一直为之进行积极的探求和不懈的奋斗。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罗素为之活着的三种追求之间,是彼此完全独立的还是有一定内在联系呢?
生14:有内在联系。
师:能具体谈谈吗?
生14: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同情苦难、关爱人类,想救民于水火之中。(其他学生纷纷鼓掌表示赞同)
师:是啊,对人类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和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罗素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在知识海洋愉快遨游、不息求索的一生;是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也饱受苦难的一生;是丰富充实、精彩纷呈的一生。同学们是否愿意成为罗素一样的伟人呢?
生:(议论纷纷)愿意!不过......很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