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
(1)上述材料提到了哪几种新制度?这体现出孝文帝前期改革的什么特点?
[答案] 制度:新的租调制;三长制;均田制。特点:创建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材料二 北魏迁都后"洛阳大市,周围百里","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货咸悉在焉。""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
--《洛阳伽蓝记》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答案] 社会情况: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往来的促进作用。
材料三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 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结论形成]
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1.特点
(1)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改革是在冯太皇太后的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2.作用
(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
(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3.成功原因
(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3)冯太皇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
(4)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4.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