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知识背景。我们的高中生学习的知识毕竟比较少,课外阅读面也很窄,而命题者又往往对高中生的估价不够恰当,因此有些文章读来感到困难,如1997年所选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录),虽然这篇文章学术价值高,地位重要,但所论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倾向包括作者立论的偏颇都使考生读解时感到很大的困难。是表达习惯的差距,包括专业用语与今天不一致。这种距离感的存在,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扩大阅读面,增加知识积累,提高理解能力。
4.重点突出
这里所说的"重点"是指选文的重点。虽然高考选作阅读测试材料的文章涉及面较广,但重点是突出的。这重点就是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这两大类。1990年选用的文言文教学三人谈,1993年选用的关于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的文章,1995年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和1999年陶行知的《创造宣言》等四篇,都属于文化教育方面的论文;1992年的论中国竹画的文章,1994年钱钟书的《中国诗与中国画》(节选),1996年的音乐评论《贝多芬之谜》,以及1997年的郁达夫的文章,都是文学艺术方面的论文。为什么着重选择这两类文章呢?道理是显然的,主要是顾及高中生的知识背景和读解能力,尽可能减少一点读解的障碍。
【命题重点】
在高考的现代文阅读测试中,测试的重点因文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地说,科技文侧重于考查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文学作品侧重于考查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而社会科学论文则着眼于全方位考查阅读能力,从理解文章到分析文章到评价文章,从理解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到评价、鉴赏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都在命题的范围之中,但是,它又是有重点的,这就是着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具体地说是:
1.复述文意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言语的转化,即读者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地转述文章的内容,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转述得准确与否,也正是检验读者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反复从不同的角度作复述训练,也是基于这一点。高考对复述文意能力的测试,途径很多。有通过考查词语来考查对文意的复述能力的,如1997年的第26题:"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这道题实际上是要求用概括的语句复述文章最后两段的内容,即中国古代的散文创作是宣扬"封建正统思想"(或"封建的三大厚柱")的,其表现形式是陈旧死板的(或"陈旧死板的行文方法和章法")。1996年要求解释"当时最伟大的音乐家"和"最有深度的音乐"也属于这一类。有直接要求复述的。如1996年的第27题是这样的:"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这是一道相当典型的考查复述文意的题目。要解答这一道试题,首先要依据文章首句知道这里所说的"音乐创作"是指在创作中处理"设计乐式"与"表达感情"之间的关系,要知道所谓"发展变化"是指处理两者关系的变化;还要根据文章的论述,分别说出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是怎样处理这两者关系的。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答案。解答这一类试题,以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为前提,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并严格依据规定的角度作复述。
2.概括要点
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能用自己的话作复述,这是阅读的基本要求,在能力层级的划分上,它属于B级。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更重要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这也是经常性的考点。1999年第21题是这样的:"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第23题是这样的:"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两道题都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题目。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完成了这两道题,等于把全文的要点都列出来了。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