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4 13.6 光的偏振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4      13.6 光的偏振       教案第2页

三、 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在学生小组自行设计、进行实验及上台交流展示活动中,通过小组互相学习、合作,从而形成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立体交叉 络结构,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小组之间往复的、多通道、多层次的信息交流,在这种全方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和方法,而且学会了彼此间的协作,同时也培养了同学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总之,通过本节课将努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教学分析】

一、 教材分析

   《光的偏振》选自人教版选修3-4第十三章第六节,体现了新课程内容结构的选择性。光的偏振偏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性较强,但是由于光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对于光的偏振现象的认识仅限于感性层面。本节内容通过继续学习光的波动性,得出光是一种横波的结论,进而通过既是对学生光的波动性知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又激发了学生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普通高中三年级理 学生。

1、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已有知识结构包括光的干涉、衍射现象以及机械波中横波与纵波的区别方法。通过光的干涉、衍射现象的学习,学生已对光的波动性有了初步的认识。

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学生通过两年的高中物理学习过程,对物理基本思想(类比思想)和 学探究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对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操作验证,分析结论,总结评价已经非常熟悉。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3、学生的思维障碍

由于学生前置知识的干扰,学生以为区别横波与纵波的方法即根据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的几何关系,难以从旧知识中抽象出光的偏振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