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白氏长庆集》,有代表作《长歌恨》、《琵琶行》等。
(二)"行"这种体裁
明确::"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歌行体"为南朝宋鲍照所创,鲍照模拟和学习乐府,经过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自创格调,而其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特点:
1、篇幅可短可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长恨歌》竟有一百二十句。杜甫的《兵车行》 有三十七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
2、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例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行人"出征时的记叙,又有"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也有"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读后真能摧人肝肠。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既有风卷茅屋的记叙,也有"归来倚杖"的叹息,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烈抒情与愿望,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3、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由于它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韵到底,平仄讲究就很困难了。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换了好几个韵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4、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基本上是以七言为主的,但也有二言的("呜呼"),也有九言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三)写作背景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读一段,并正音。
2、小声播放乐曲《春江花月夜》,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3、把握诗歌内容:
学生快速默读诗序文和全诗,把彼此对应的部分找出来。
明确:序文的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四、五句("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同诗的第二、三段对应;第六、七句("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第四段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