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 科 第一 单元教案
教研组长签字:___ 备课组长签字: 执教老师:
课题: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教学目标(三维) 知识与
技能 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在具体情境中,根据图意列出方程,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
重点 经历通过天平的平衡来探究等式的性质的过程,明确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
难点 根据题意列方程,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课 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个性化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写出几个方程,在小组里交流。
指名说说自己写的方程,并说出它为什么是方程。
3.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与方程,今天我们再让"天平"这个好朋友来帮助我们继续学习与方程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2页例3第一幅天平图。
谈话:怎样在天平的两边增加砝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集体汇报。(天平两边增加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出示左边的例题图,提问:如果左右两边都加上10克的砝码,等式可以怎样写?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0+10=50+10。
出示右边的例题图,提问:如果左右两边都加上同样重a克的砝码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0+a=50+a。
谈话:观察这两组图及等式,分析、比较等式两边及结果发生的变化。
引导学生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 出示例3下面两幅天平图。
谈话: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先完成填空,再比较你所写出的等式,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指名说说填写的等式。
板书:x+a=50+a→x+a-(a)=50+a-(a)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3) 出示刚才的两个结论,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表述等式的性质。
教师小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板书:等式的性质)
(4) 完成教材第3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指名学生回答。
提问:为什么填"+25"和"-18"?加、减号如何确定?可以填写其他数吗?
学生交流: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左边"+25"和"-18",右边也要"+25"和"-18",加号、减号、数字必须完全一样,否则等式左右就不相等了。
2.教学例4。
(1)出示教材第3页例4,提问:你能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方程。
指名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x+10=50。
(2) 提问:怎样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想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想法:
(40)+10=50,x=40。
因为50-10=40,所以x=40。
学生反馈,教师肯定这两种方法。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用等式的性质来求x的值。
教师边示范解题过程,边讲解书写格式:
首先要写"解"字;
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这道题要把方程两边都减去10;
每个等式占一行,各行的等号要上下对齐。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格式错误。
(3) 指导检验。
谈话:x=40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可以利用等式的意义对方程进行检验,只要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即可。
教师边板书边说明检验方法及书写格式。
(4) 师生共同回顾求x值的过程,并明确: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三、反馈完善
1.反馈练习。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解题,指名板演。
教师巡视,强调学生的书写格式。
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以及检验的过程。
(2) 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反馈:第1题中天平的两边同时拿走一个梨,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可以看出1个梨和3个桃同样重。第2题中天平两边同时拿走3个橘子,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可以看出2个橘子和1个苹果同样重。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到黑板前板书自己;列出的方程。
集体订正:第一题列出的方程可以是x+22=84、84-x=22,如果学生列出84-22=x这样的方程,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列方程时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方程。第二题列出的方程可以是x+x+x=96、3x=96,可以让学生比较哪个方程更简洁。
3. 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教师小结:可以用解方程的思路解答,也可以根据方程的检验方法来找答案。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学会了用它来解只含有加或减的简单方程。
五、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