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变阻器结构的学习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变阻器的主要构造,并重点强调观察4个接线柱和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合金线所绕成的线圈,猜想这种结构的设计有什么理由。然后打出投影:
★ 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
★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
教师结合投影片介绍其构造,理解铭牌上数据的物理意义;并要求学生学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和电路符号。(板书)
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符号: (展示课件)(该部分内容简单,让学生观察,师生共同解决,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法和讲授法。)
②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该部分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我在此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去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提出问题:(投影)
★ 滑动变阻器铭牌上的"20Ω,1A"是什么意思?
★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 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
★ 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 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 滑动变阻器上有4个接线柱,怎样把这些接线柱接入电路?共有几种接
演示实验:通过flash动画课件演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过程。
实验探究: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计出实验电路图,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泡的亮度。同时,教师巡视,并指导各实验小组将变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及电路符号连接进行对照,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交流评价: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出:(并板书)
使用:①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电阻总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本环节中以教材内容和设计好的实验报告为主,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估"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破"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小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
四、拓展知识
1、插入式变阻器的使用及读数; 2、旋钮式电阻箱的使用及读数方法;(1、2通过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和掌握这两种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3、变阻器的实际运用----油量表
(设计本题目旨在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运用,更重要的是拓宽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知识巩固,本课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4.5变阻器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