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开始,中心在上海(波及全国),主力为工人,斗争形式是工、学、商的"三罢"斗争。
3.初步成果
(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
(3)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地、彻底地、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特点: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6.意义
(1)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条件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 组织基础 陈独秀、李大钊等在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2.建立标志:中共一大
(1)主要内容: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党的中心任务,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2)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辩]人们对五四运动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五四运动,指的是1919年5月4日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而引发的北京学生爱国游行示威活动以及后来以上海"六三"运动为代表的全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广义的五四运动,除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爱国游行示威外,还包括此前兴起、此后得到发展的新文化运动。
[注] "彻底"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的任务,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而是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革命精神。
[拓]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科学民主精神、进步创新精神。
[注]①新阶级:无产阶级;
②新政党:中国共产党;
③新思想:马克思主义;
④新纲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
⑤新力量: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