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点:1、理解作者的仕途坎坷和对人生的看法。
2、虚托手法和瑰丽刚健、骈散结合的风格。
教学进程:
一、作者描绘了三种人,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他们有哪些不同的行为特征?
第一种"大丈夫者",主要特征为"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朝廷),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这种人在外面的所作所为与"利泽施于人"的说法,是背道而驰的。
第二种是"盘谷隐者",其主要特征是"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心里想的是"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这种人不是不愿意为国效力,而是受不了官场的污浊。这种人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取的,但在当时却是做人的典范。
第三种是权势攀附者,其主要特征是"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徼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这种人心目中没有是非,只有名利。
拓展深析:
上面三种行为特征,我们不妨称之为"浊"者、"清"者和附"浊"者。三者之间,形成一"清"对两"浊"的局面。尽管作者未下断语,但各自的是非高下已是彰显分明。通过作者的描绘,我们不仅感受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清"者徜徉,"浊"者当途的社会现实,还能区分"清"者无奈,"浊"者快意;"清"者用思,"浊"者用力的差异。而且,"清"者也正是在与"浊"者的比较中,进一步确立或坚定了自己的品行操守。
二、结合背景资料揣摩作者主意:(背景资料见教参P123(二)第一段)
由上面分析看来,该文的长处当在成功地抓住了几种人的行为特征,并通过他们揭示出官场的严重腐败:权贵们骄奢淫逸,小人趋炎附势,清醒者乖时失意。(揭示主题)
三、作者为什么要"从子于盘"?
提示:宣泄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也含有劝李愿终身归隐之意。
四、谈谈课文尾段的歌词内容与前文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课后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