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教版必修五 渔父 学案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必修五 渔父 学案第2页

  宁(宁愿)赴湘流,葬于(介词,在)江鱼之腹中。安(怎么,哪里)能以皓皓(洁白的或高洁的样子)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句末语气词,呢)?"

  请概括段意:屈原就渔父的提问进行回答。

  (第四段)渔父莞尔(微笑的样子)而(连词,表修饰)笑,鼓枻(敲打船桨)而去(离开),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洗)吾缨(系帽的带子);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介词,和)言。

  请概括段意:听了屈原的再次回答,渔父"莞尔而笑",不再搭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歌》,"鼓枻而去"。

二、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相应的内容。

答案 ①见而问故 ②断然拒绝 不受尘污

微任务活动一 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世上(的人)都是混浊的,只有我是清白的,人人都喝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因此被放逐。(得分点:"举""是以""见""放",句意对)

2.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埃。哪里能让皎洁的身体蒙受污浊外物的玷辱呢?(得分点:"闻""沐""弹冠""浴""振衣""察察""汶汶",句意对)

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汉水清又清啊,可用来洗我系帽的带子;汉水浊又浊啊,可用来洗我的脚。(得分点:"可以""濯""缨",句意对)

微任务活动二 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体会他们思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