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A版选修2-2 第1章 导数及其应用 教案
2019-2020学年人教A版选修2-2   第1章 导数及其应用  教案第3页

  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习题便具有一定的弹性,为教学留有足够的空间.也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4.另外,本章节的教学应加强与前期所学必修教材的联系,如必修2的相关习题(圆的周长与圆的面积的关系、圆的面积与球的体积的关系)均为学习本章节作好了铺垫.

教学方法与教学建议:

  1. 突出数学模型思想.充分利用章引言中"气温变化"的背景和大量的生活实例以及学生学习数学必修课程所结累的经验,自觉地参与建构模型的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反映数学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的认识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既要让学生领悟到数学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以贯之"的风貌,又要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学习的过程"似曾相识".

  2. 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串"为载体.充分发挥理性思维在建构数学模型中的作用.教师要避免"急于表白"和"自说自话",应努力追求水到渠成.通过问题串,着力揭示建构数学模型的思维过程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数学发现.

  例如,比较变化的快与慢,只考虑Δy行不行?教学中不要直接灌输Δy/Δx,应由生活实际背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情境启发学生讨论、探索、感悟和体会,并尽可能由学生自己举例说明.教材在P4、P5、P8、P18分别提出:"用什么样的数学模型来刻画变量变化的快与慢?"、"气温陡增的数学意义是什么呢?"、"如何量化陡峭程度呢?"、"如何精确地刻画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呢?"、"如何求一个函数的导数?"这一系列问题引导着怎样的"数学思维过程"?

  "变量变化的快与慢"→"数学地研究:几何化--曲线图"→"数学地研究:数量化---局部近似(以直代曲),平均变化率"→"割线的斜率"→"近似向精确逼近--无限趋近于零"→"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割线的斜率过渡到切线的斜率"→"导数".

可见,在上述环环相扣的问题串的指引下,师生可以真正主动地参与建构数学的活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与发现,可以紧紧扣住数学的本质.在教学中,关键不在给出具体的方法,而在于数学原理的发现,具体方法的程序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