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精品《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精品《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第5页

  一、 大声朗读第一段,思考:

  1、写亭的形状的句子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本段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先写了亭的自然环境,再写了命名由来。

  3、叙写醉翁亭命名由来的句子是:太守自谓也。

  4、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大声朗读第二段,思考:

  1、此段分别写了哪些时候的美景?各有何特色?

朝: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暮: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春: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秋:风霜高洁

  冬:水落而石出者。

  2、作者面对如此美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乐亦无穷也"。抒发了寄情山水的乐趣。(情景交融)

  三、大声朗读第三段,思考:

  1、 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老人小孩。《桃花源记》中则是用"黄发垂髫"来借代。

  2、本段文字描绘了哪几幅图画?请用一个字概括他们共同的心情。

  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乐。

  3、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

滁人游,滁人生活富足安定,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

  太守醉,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4、本段描写"滁人游"有什么作用?

  写"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体现了百姓和平安乐的生活,也体现欧阳修治理有方,政绩显著。

  四、 大声朗读第四段,思考:

  1、写禽鸟之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本段描写山间夕照全景图,主要采用了衬托手法,请说一说是如何衬托的?

作者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   一、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乐"(本文写了哪些乐?)

  三、"颓然乎其间,太守醉也"作者醉了是不是消沉堕落的表现?

  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胜景、亭乐折射出来的是作者

   显著的政绩。作者醉情山水,达到了寄情山水排遣抑郁的目的,作者醉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太守为什么会醉?)

  一是 "喝酒醉了",二是陶醉于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以及与民同乐。

  四、作者如何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的?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主旨句)醉是表象,乐是实质。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民同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心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

  (1)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有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板书。

  (2)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有的单句成对,有的双句成对,有的三句成对,工整贴切,形式和谐,节奏明快,易诵易记。加之对散穿插,富有变化,摇曳多姿。

  (3)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4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总之,此文文美、情也美。

  六、名家品读视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