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线索
1、产生:在洋务派创办新式工业之际,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和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等商办企业也开始出现,这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端。这些企业实现了手工工场到新式工厂的转变。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主要是一部分开始对新式企业感兴趣的官僚、买办、商人的投资创办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又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成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近代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中国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4、"受挫":1919年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再加上封建军阀混战,缺乏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受挫。
5、"萎缩":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显著发展。这种发展的势头被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所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