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2页

3、谁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通过作者李星华对父亲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我们了解中国革命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遇害的经过。)

4、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件事,知道李大钊同志当时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定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从中表现他的什么精神?(板书:高度负责)

【设计理念 古语有云:"温故而知新。"上课伊始,老师复习导入,梳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既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和热身,又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课文主旨的初步把握。】

二、新授,与文本对话,感悟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熏陶。

(一)被捕时,聚焦对比,感悟处变不惊

1、快速默读第8-17自然段,想想李大钊被捕时有什么表现?找出描写父亲行动和神态的语句,划上"--"

出示:(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2)"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解释"严峻")从这体会到什么?(李大钊同志处变不惊 临危不惧的品质。)

【设计理念 通过学生动手画出有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李大钊同志在敌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革命气节。】

2、与敌人的表现进行对比,突显李大钊的"不慌不忙"。

(1)敌人还没进来的时候有什么表现?(未进屋先放枪,而且是纷乱的喊叫,看出他们虚张声势,父亲的"不慌不忙"与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来的人多吗?从哪些词语看出?加上着重号"·"(一阵 一拥而入 挤满 一群)

(仅仅是我和父亲两个人,敌人却如此兴师动众,可以看出敌人的凶狠残暴,也是鲜明的对比。)

(2)用"Δ"划出描写那些便衣、侦探态度、外貌的词语。(粗暴的吼声、满脸横肉、冷笑着,而父亲却是"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我"当时的恐惧也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

找出描写"我"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从而看出"我"当时的什么心情?这与父亲的沉着、平和也形成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