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必修二讲义: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章末总结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浙江专用)必修二讲义: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章末总结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2.土壤中的污染物可以被农作物吸收,并且在农作物体内聚集,从而导致农作物病变和质量下降。

  3.人们吃了有农药残留的食物会引起各种疾病,如中枢神经中毒及肝脏损害、致癌、致畸等。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这是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具体包括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加强土壤污染区的监测和管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其次,对已经污染的土壤,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控制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使其不能进入食物链。如利用植物吸收去除重金属、施加抑制剂、改变耕作制度、发展绿色环保农业等。

  教材P96 活动探究

  1.该县的引水工程是"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体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2.引水工程的成功,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地方经济得到发展。引水工程对本县及其邻县生态环境的副作用,要根据引水量的大小来判断。只要引水量大小适中,利用得当,就不会有副作用。但如果引水量太大,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教材P97 活动探究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人类社会早期、农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四个阶段。

  2.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例如,18世纪以来先后出现的地理环境决定论、适应论和人地协调论等,就反映了近代人类对人地关系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

  3.工业社会时期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在方式、范围、强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农业社会时期。原始的刀耕火种,对自然景观有所破坏,但由于这种迁移农业的生产方式落后,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能得到恢复。而工业社会时期则是集约化大规模生产,它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恢复。

  教材P98 活动探究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加深我们对资源问题的认识。图中所列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若不考虑消费水平的增长,将有9种重要资源在100年内耗竭;若考虑消费水平的提高按指数增长,则14种资源在100年内将全部消耗殆尽,显示了资源问题的严重性。

  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因此,对其利用的过程就是资源耗竭的过程。因此,对矿产资源要努力做到有效利用,节约利用,并不断提高其再循环利用率。这样不仅可以延缓矿产资源耗竭的时间,还可以减轻采矿、冶金工业对土地的破坏和污染。

教材P100 活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