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小结表格
春秋 汉代 南北朝 块炼铁 生铁,即铸铁 块炼钢 炒钢 铸铁脱碳钢 灌钢法 800~
1000度 1150~
1300度 将块炼铁反复加热锻打,挤出杂质,并与炭火接触中增碳变硬。 生铁加热,撒入矿石粉,不断搅拌,降低含碳量以使之接近钢或熟铁。优点是:工序简单、质量高。 将铸铁(生铁)件退火脱碳而成为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冶炼技术。 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该法制钢硬度高、性能好,是古代最先进的技术。 海绵状固体 液态 杂质多,含炭量低,质软,只能锻打。 杂质少,质地脆硬,可浇铸成型。 设计意图
问题1-4的设问落实本目的基础知识。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散性思维以及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小结表格,培养学生的归纳、分类、系统掌握的能力。
二:衣被天下
1. 丝织业
2. 棉织业
情境营造
吃饭穿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当今的人们穿着打扮都光彩照人,丰富多彩。衣被原料有麻织、丝织、棉织、毛织、化纤等。你知道古代人穿着情况怎样?
问题1:我国丝织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其地位怎么样?
参考: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掌握养蚕缫丝技术了。西周到西汉,丝织工艺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多,花色精美,出现著名的丝织中心临淄(山东)。西汉的素纱禅衣是当时丝织技术成就的代表,从西汉起,大量外销,深受西方欢迎,使中国获得"丝国"的称号,丝织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唐宋明清,丝织技术进一步发展,汉代出现提花机到唐以基本定型,唐的缂丝技术在宋风行。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日益成为丝织业中心。明清时南京、苏州、杭州成为三大丝织中心。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在江南的丝织业中出现的。
问题2:明代后期,棉布为什么取代丝 麻,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参考:自宋末到明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遍及全国,为棉纺织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元黄道婆将海南的先进工具推广到内地,并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棉布物美价廉、保暖、御寒、耐用。能适应各阶层人民的使用。而丝贵重。
问题3:教材P31方框内的18世纪外国纺织业和同时代的中国棉织业相比,说明了什么?
参考:欧美的棉纺织技术远远落后中国的棉纺织技术。